序號
|
任務分解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牽頭單位
|
責任人
|
1
|
發展總部經濟、商務經濟和樓宇經濟,謀劃引進1-2個大型現代服務項目。
|
8月
|
趙 然
|
發改局
|
趙志生
|
2
|
圍繞石鋼搬遷,積極布局“精優特鋼”產業鏈,年內對接招引關聯產業2個以上。
|
6月
|
|||
3
|
大力發展新型產業,確保天安智谷項目有序推進。
|
3月
|
|||
4
|
力爭再生資源產業園、汽車后產業循環經濟園項目盡早簽約落地。
|
10月
|
|||
5
|
今年重點發展電代煤3400戶。
|
12月
|
|||
6
|
積極參加省市大型會展,年內簽約10個億元以上新項目。
|
11月
|
|||
7
|
完成東水等4個空心村治理。
|
11月
|
|||
8
|
藍城康養小鎮年內開工,養老公寓、醫療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啟動。
|
5月
|
|||
9
|
力爭公鐵聯運(二期)、再生金屬加工(二期)等一批優質項目年內投產達效。
|
12月
|
馬澤平
|
開發區
天長鎮
|
馬澤平
左志華
|
10
|
惠士鑫墻體材料項目年內投產達效。
|
12月
|
|||
11
|
南區重點抓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依法規范發展。
|
11月
|
|||
12
|
東區依托上安電廠熱能、電能資源,發展循環經濟、節能產業。
|
全年任務
|
開發區
上安鎮
|
馬澤平
王宗泰
|
序號
|
任務分解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牽頭單位
|
責任人
|
13
|
北區推進“新九通一平”建設,啟動配水廠工程,建成公鐵聯運項目物流通道和污水處理廠,土地儲備500畝以上,招引超5億元項目3個以上,全年主要指標增速超過20%,稅收增加2億元以上。
|
12月
|
馬澤平
|
開發區
北正鄉
|
馬澤平
焦雷軍
|
14
|
擴大中藥材、花椒、張雜谷等高附加值農產品種植規模。
|
8月
|
高改建
|
農業農村局
|
張士璽
|
15
|
借鑒和平莊園做法,年內完成孫莊鄉蔬菜示范園建設。
|
10月
|
|||
16
|
以44個傳統村落、57個民俗文化名村、6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國省干道沿線村莊為重點,突出一村一品,力爭推進一批樣板示范村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17
|
持續開展“三清一拆”,改造廁所7600座。
|
11月
|
|||
18
|
扶持20家規模養殖場實施糞污資源綜合治理。
|
10月
|
|||
19
|
做強農村集體經濟,打造省市級示范家庭農場3家以上。
|
10月
|
|||
20
|
建設蘋果、葡萄、草莓等特色產品采摘園15個以上。
|
12月
|
林業總站
|
韓潤軍
|
|
21
|
完成人工造林4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到60%以上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22
|
推廣張家峪花椒種植經驗,建設萬畝花椒示范基地。
|
計劃年底前完成5000畝
|
|||
23
|
太行“天路”沿線,打造60公里綠化長廊。
|
10月
|
序號
|
任務分解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牽頭單位
|
責任人
|
24
|
嚴格落實“河長制”,推進綿河20公里河道治理。
|
12月
|
高改建
|
水利局
|
閆華元
|
25
|
實施小流域水土治理10平方公里。
|
11月
|
|||
26
|
完成微水、上安、吳家窯等區域沿河拆違任務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27
|
實施石門新村等9個移民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。
|
11月
|
|||
28
|
改造15所鄉村小規模學校。
|
10月
|
左小英
|
教育局
|
白占文
|
29
|
落實好小學免費托管服務,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問題。
|
9月
|
|||
30
|
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。
|
12月
|
衛健局
|
王 霞
|
|
31
|
縣醫院爭創國家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示范基地。
|
6月
|
|||
32
|
年內打造可推廣、可復制的醫養結合試點2個以上。
|
11月
|
高改建
左小英
|
民政局
衛健局
|
馮建軍
王 霞
|
33
|
推進醫保擴面,城鄉居民高血壓、糖尿病門診普通用藥報銷比例達到50%。
|
5月
|
左小英
|
醫保局
|
王國育
|
34
|
年內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,科技型中小企業30家以上。
|
12月
|
科技局
|
穆彥明
|
序號
|
任務分解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牽頭單位
|
責任人
|
35
|
加快陶瓷水鎮、劇境小鎮等4個節點景區設施配套。
|
10月
|
左小英
|
文旅局
|
王建軍
|
36
|
太行“天路”沿線,提升驛站設施服務水平。
|
10月
|
|||
37
|
規劃3條精品自駕游線路。
|
6月
|
|||
38
|
大力發展高品質城鎮旅游,爭創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。
|
4月
|
|||
39
|
礦山行業以綠色環保、全省一流為標準,加快治理整合,九洲礦業等3個項目上半年竣工投產。
|
6月
|
賈彥廷
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
|
許永旭
|
40
|
三、四區礦山整合年內完成,縣域221處礦山跡地,一礦一策,啟動生態修復。
|
12月
|
|||
41
|
全年完成土地儲備2000畝以上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42
|
開發區北區土地儲備500畝以上。
|
10月
|
|||
43
|
嚴格散煤、揚塵、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管控,動態清零“散亂污”企業,確?諝赓|量綜合指數繼續保持全市前列。
|
全年任務
|
生態環境局
|
劉志宏
|
|
44
|
實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切實減少農業面源污染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45
|
實現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。
|
12月
|
|||
46
|
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進行政審批“四個統一”建設,年內96個審批事項全部下放鄉鎮。
|
10月
|
仇 振
|
行政審批局
|
張貴文
|
47
|
開展業務培訓,鼓勵農民自主創業,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00萬元以上。
|
10月
|
人社局
|
王彥全
|
|
48
|
年內轉移農村勞動力3000人以上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49
|
嚴格落實建筑工地“六個百分百”要求,持續規范渣土運輸車輛管理,實現建筑揚塵、道路遺撒有效管控。
|
全年任務
|
城管局
住建局
|
朱曉輝
樊國強
|
|
50
|
推進垃圾分類,年內選樹樣板單位10個以上。
|
9月
|
城管局
|
朱曉輝
|
序號
|
任務分解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牽頭單位
|
責任人
|
51
|
機械化洗掃由主街主路向街巷、城鄉結合部延伸,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%以上。
|
5月
|
仇 振
|
城管局
|
朱曉輝
|
52
|
完成建設北路弱電入地等一批基礎工程。
|
6月
|
|||
53
|
整治占道經營,取締影院胡同集市,落實“門前三包”責任制。
|
6月
|
|||
54
|
數字化城管平臺,統籌環衛監管、夜景亮化、市容秩序等各項工作。
|
5月
|
|||
55
|
實施金良河沿線建筑立面整治。
|
3月
|
|||
56
|
加快棚改進度,長崗村回遷樓主體完工,微水電廠5棟樓基本建成,南河頭棚改年內開工。
|
12月
|
住建局
|
樊國強
|
|
57
|
加大困難群眾住房保障,繼續推進公租房、廉租房配建工作。
|
12月
|
|||
58
|
推進太和榮域等5個住宅小區建設。
|
12月
|
|||
59
|
啟動龍王山山地體育公園建設,完成150畝綠化和廣場設施配套。
|
3月
|
|||
60
|
加強城區道路養護市政設施管理,完成新建道路綠化亮化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61
|
抓好高速連接線援建,確保南繞城高速、平贊高速井陘連接線竣工通車,蒼巖山連接線開工建設。
|
12月
|
交通局
|
范彥軍
|
|
62
|
積極跑辦衡井線、平涉線大修和吳家垴連接線3個項目,力爭盡早啟動。
|
12月
|
|||
63
|
完善新路網建設,實施主城區街道改造,暢通新老城區微循環。
|
全年任務
|
序號
|
任務分解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牽頭單位
|
責任人
|
64
|
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,堅決落實“一案三查”,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。
|
全年任務
|
胡玉兵
|
公安局
|
胡玉兵
|
65
|
推進河北國控集團與陘峰德化工重組改造。
|
6月
|
趙 然
|
工信局
|
高建紅
|
66
|
年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以上。
|
11月
|
|||
67
|
碳酸鈣行業依托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,新增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5種以上。
|
12月
|
|||
68
|
用足用好“雙問計”平臺,圍繞農田水利、教育衛生、交通科技、脫貧攻堅等重點領域,努力實現爭引各類資金20億元以上。
|
全年任務
|
財政局
|
陳永平
|
|
69
|
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,切實減輕企業負擔。
|
全年任務
|
|||
70
|
全力推進中醫院新建工程。
|
爭取年內開工
|
代建中心
|
王海維
|
|
71
|
推進國防動員陣地化、規范化建設,確保民兵訓練基地改造7月底完工。
|
7月
|
序號
|
實事項目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牽頭單位
|
責任人
|
1
|
緩解城區停車難。縣城增設停車位200個以上。
|
9月
|
仇 振
|
城管局
|
朱曉輝
|
2
|
提升農村公路安防水平。完成9條、28.7公里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。
|
10月
|
交通局
|
范彥軍
|
|
3
|
暢通路網微循環。完成北障城-水窯洼-高家坡公路改擴建工程;啟動建設井元線南蘆莊-蒼巖山-平涉線新建提升項目;完成平涉線景莊-山西太行山旅游觀光一號公路道路改擴建工程;完成帳方嶺-良河西道路新建工程。
|
12月
|
|||
4
|
提高鄉村衛生管理水平。實施17個鄉鎮衛生院和轄區村衛生室“行政、業務、人員、藥械、財務、績效考核”六統一管理,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。
|
12月
|
左小英
|
衛健局
|
王 霞
|
5
|
鞏固提升脫貧成效。籌集資金6000萬元,實施種養殖、農產品深加工、資產收益分紅、基礎設施鞏固提升等扶貧項目,提高脫貧人口的“造血”能力,進一步夯實脫貧成效。
|
12月
|
高改建
|
扶貧辦
|
馮建軍
|
6
|
垃圾分類處置。打造盛世華庭、濱河華府、富達山莊、金灣小區、際華水岸、林楓盛景、井陘縣第一中學、實驗中學、第一小學、中醫院、縣醫院等11個垃圾分類樣板小區和單位。
|
9月
|
仇 振
|
城管局
|
朱曉輝
|
7
|
提升教育設施。完成縣第一中學操場建設工程,啟動職教中心操場改造提升。
|
10月
|
左小英
|
教育局
|
白占文
|
8
|
新改建城區公廁。縣城新建公廁4個,升級改造5個。
|
10月
|
仇 振
|
城管局
|
朱曉輝
|
9
|
啟動建設龍王山公園(一期)。完成場地平整、園路鋪設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,打造150畝高品質風景園林景觀。
|
3月
|
住建局
|
樊國強
|
|
10
|
集中供熱擴面。新增供熱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。
|
10月
|
供熱公司
|
杜吉樓
|
序號
|
任務目標
|
完成時限
|
分管縣領導
|
責任單位
|
責任人
|
1
|
采取集中式、分散式等治理模式,持續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管控,完成對6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,21個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。
|
10月
|
賈彥廷
|
生態環境局
|
劉志宏
|
2
|
建立覆蓋市、縣、鄉三級診療機構的醫療衛生專網,井陘縣2家縣級醫院實現與8所市辦醫院信息互通共享,為群眾就醫簡化程序提供便利。
|
10月
|
左小英
|
衛健局
|
王 霞
|
3
|
對161戶已脫貧建檔立卡的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,改善生活條件,提高殘疾人居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。
|
11月
|
高改建
|
殘聯
|
許利軍
|
序號
|
任務目標
|
分管縣領導
|
責任單位
|
責任人
|
1
|
棚戶區改造工程,做好長崗棚戶區改造862套安置房建設任務。
|
仇振
|
住建局
|
樊國強
|
2
|
老舊小區改造工程,總投資約1192萬元3502生活區和總投資645萬元3514生活區改造工程。
|
住建局
|
樊國強
|
|
3
|
城中村改造工程,長崗村城中村改造年底前主體封頂,南河頭城中村年底前開工建設。
|
住建局
|
樊國強
|
|
4
|
“空心村”治理工程,完成測魚鎮龍鳳山村、南障城鎮掩駕溝村、吳家窯鄉滴水岸村、微水鎮東水村四個空心村治理工作。
|
趙然
|
發改局
|
趙志生
|
5
|
城市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,完成1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。
|
仇振
|
城管局
|
朱曉輝
|
6
|
公共交通建設工程,新(改)建農村公路41.033公里,全縣20公里范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行率達到100%。
|
交通局
|
范彥軍
|
|
7
|
便民市場建設工程,新建或改造便民市場1家。
|
趙然
|
商務局
|
武海堂
|
8
|
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,全面推開鄉(鎮)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,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全覆蓋。
|
左小英
|
衛健局
|
王霞
|
9
|
康復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,依托井陘縣中醫院改造井陘秀林醫院,建設二級標準的以康復為主的?漆t院。
|
衛健局
|
王霞
|
|
10
|
文化惠民工程,全縣七進演出總場次不少于130場。
|
文旅局
|
王建軍
|
序號
|
任務目標
|
分管縣領導
|
責任單位
|
責任人
|
11
|
文化惠民工程,全縣七進演出總場次不少于130場。
|
左小英
|
文旅局
|
王建軍
|
12
|
全民健身提升工程,舉辦冰雪運動會1次;繼續舉辦消夏籃球比賽;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5處,計劃建成1塊標準社會足球場地。
|
左小英
|
文旅局
|
王建軍
|
13
|
政務服務便民利企提升工程,推進鄉(鎮)服務中心和村綜合服務站全覆蓋,選取1-2個鄉鎮作為示范,打造便民服務亮點,實現“一站通辦”。
|
仇振
|
行政審批局
|
張貴文
|
14
|
就業促進工程,經與市人社局溝通,目前就業促進工程各縣的任務目標還沒有確定。
|
仇振
|
人社局
|
王彥全
|
15
|
殘疾人服務工程,為360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,為220名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,為86名殘疾人提供就業培訓,為70名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,為161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,對符合資助條件的、考上大學的貧困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提供資助。
|
高改建
|
殘聯
|
許利軍
|
16
|
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,完成廁所改造任務7671座;全縣90%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,健全和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長效機制;對已排查出的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全部完成整治;日常保潔制度有效運轉;21個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,1個村入縣城污水管網,5個村做分散式處理。
|
高改建
賈彥廷
仇 振
|
農業農村局
生態環境局
城管局
|
張士璽
劉志宏
朱曉輝
|
序號
|
具體任務
|
任務狀態
|
任務進度
|
1
|
|
|
|